比祖冲之牛N倍的数学家秦九韶的传奇人生

HarmonyOS

  《数学传奇》之秦九韶

  作者 杨士超

   约读今晚

  蔡天新先生《数学传奇:那些难以企及的人物》介绍了包括高斯、阿基米德、欧拉等一系列数学家的真实人生。如果让我在其中选一位最喜欢的人物,与数学王子高斯相比,我宁愿选择秦九韶。

  (一)孤独的理论之路

  在历史上,中国一向是一个注重实际的国家,因为对绝大多数在这片广袤领土上生存并埋进坟墓的人来说,维持最基本的温饱,常常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。中国并不缺少向内看的哲学,可这种哲学在后世的传播中往往走向消极与虚无。人与自然同构为一体,便再没有什么是不能忍受的。麻木的人们把额头上的汗滴到古老的土地里,阳光下背脊油亮,深深弯曲,你可以惊奇的发现,其颜色与凹凸纹路与手下熟练操持的锄头或犁有惊人的一致。

  统治阶级是喜欢这种状况的,他们鼓励生产、繁殖与安贫乐道。他们需要越多越好的财富与劳动力供养军队、成群的妻妾和子孙。同时又让人民保持最朴素的敬畏思想。如果出现很多不实际的人,去研究纯粹理论上的东西,他们早晚会依此研究出一种独立的哲学,人民对于朝廷的敬畏便不会再那么朴素。对高高在上的皇帝和大臣来说,那是很危险的事情。

  比如秦九韶,比如《数学九章》。

  笔者对数学并不十分了解,此前对他的成就一片茫然。以下是《数学传奇》中对他的描述(摘录):

  1247年9月,秦九韶写出《数学九章》,是中国第一个受皇帝接见的数学家。

  《数学九章》分九类十八卷,每类九个问题,包括“大衍总数术”、“正负开方术”、“三斜求积术”等。

  直到1801年,高斯才给出“大衍求一术”。

  秦九韶定理是中国人发现的最具世界性影响的定理,是中外任何一本基础数论教科书中不可或缺的。

  有“科学史之父”美誉的美国科学史家乔治萨顿甚至认为,秦九韶是“他那个民族,他那个时代,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”。

  2005年,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《数学史——从美索不达米亚到现代》,该书重点介绍的12位数学家中,秦九韶是唯一的中国人。

  英国BBC新近制作播出的四集纪录片《数学的故事》中,秦是唯一被提及的中国数学家,也是七位东方数学家中镜头最多的一位。

  以上可知,秦九韶在做着一份几乎纯粹理论上的东西,研究一种定理,而不是一种现象,没办法做出一把椅子或者一架水车。更直白一点的说法是:没什么用。

  然而,相信你也看到了,它的价值多么巨大。

  (二)埋没:跨越时代的悲哀

  与外国的好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秦九韶的学术成就未被同代人认识,现代人也很少提起。相比,祖冲之就幸运的多。

  原因说起来有些好笑,照今天的话说,是“作风问题”。

  相传,他为官贪赃枉法、生活无度,甚至犯有人命。

  相传,是谁在传呢?

  一是刘克庄,生前便以辞采华章连篇累牍趋奉“蟋蟀宰相”贾似道。二是周密,其诽谤被扬州学派焦循、晚清湖州学者陆心源相继批驳。

  曾子杀人,三人成虎。

  那些灵巧的嘴巴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坟墓中化为尘土的亡灵,历史的风滚滚的刮过去,风过处,无数亡灵闪烁着无数双血红的眼睛,怎奈口不能言,无法替自己辩白一句。

  秦九韶在《数学九章》里曾表示他对当时社会的热枕。如:“治理财政,理应犹如智者治水。正本清源。有条不乱。治标治本。消除隐患。”“达官贵人相互攀缘,欺诈百姓,大小贪官,用尽心机。”在这本耗费了他一整个人生的著作上,他没有必要作假。更何况,这些著作都曾上奏皇帝,写进这样的东西,分明是得罪人又不讨好的事情,聪明人做不来。

  聪明人也不会去把毕生精力放在这样一本“毫无用处”的书上。

  退一万步讲,假设他真的贪赃枉法,假设他真的生活无度,所以他的才华就可以被埋没,他的成就就可以被无视吗?这样荒诞的因果关系,让人想起“红五类”“黑五类”,细思毛骨悚然。

  作者:杨家杂货铺

标签: HarmonyOS